【哲學星期五@台北】香港世代間的獅子山精神 20200410
【哲學星期五@台北】香港世代間的獅子山精神 20200410
【哲學星期五@台北】──「香港世代間的獅子山精神」──2020/04/10(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獅子山是位於香港九龍半島的一座山,因其山形如一座北望蹲踞的雄獅而聞名。1970年代電視劇《獅子山下》熱映,市井小民們的拼搏精神,共同打造香港未來的內容,逐漸成為香港精神的代稱。
但其實隨著香港政經、社會情勢的演變,所謂的「獅子山精神」在歷史上也曾承載著不同的意涵,甚至受到批判。而在近幾年幾次香港的抗爭行動中,人們常能看見抗爭者們在獅子山上展示或進行活動訴求,獅子山嚴然成為凝聚港人精神的一個象徵符碼。
本場【哲學星期五@台北】很高興邀請到目前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任教的陳文珊老師。她於2019年到香港擔任客座助理教授,與香港朋友們共同歷經了反送中運動的血淚抗爭。透過她的第一手觀察與參與,她寫下了《獅子山下的反抗手札》,爬梳香港獅子山精神的更迭與新生也作為見證。這一精神是如何成為香港本土意識的開端?在近年抗爭活動中,又如何成為凝聚港人的符號?歡迎大家一同前來探討與交流。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提醒】
為防範疫情傳播,講座當天將採取以下措施:
* 入場請先洗手並噴灑酒精;
* 量額溫,謝絕有發燒情況者入場;
* 留下個人聯繫資料;
* 人數控制;
* 強烈建議配戴口罩;
* 有感冒症狀、身體不適及近期有國外旅遊史的朋友請暫緩前來參加。
非常時期,敬請大家理解與配合,謝謝。
【時間】2020年04月10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往前走左轉又左轉)
【主持】葉 浩│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政治哲學博士
【主講】陳文珊│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客座助理教授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獅子山是位於香港九龍半島的一座山,因其山形如一座北望蹲踞的雄獅而聞名。1970年代電視劇《獅子山下》熱映,市井小民們的拼搏精神,共同打造香港未來的內容,逐漸成為香港精神的代稱。
但其實隨著香港政經、社會情勢的演變,所謂的「獅子山精神」在歷史上也曾承載著不同的意涵,甚至受到批判。而在近幾年幾次香港的抗爭行動中,人們常能看見抗爭者們在獅子山上展示或進行活動訴求,獅子山嚴然成為凝聚港人精神的一個象徵符碼。
本場【哲學星期五@台北】很高興邀請到目前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任教的陳文珊老師。她於2019年到香港擔任客座助理教授,與香港朋友們共同歷經了反送中運動的血淚抗爭。透過她的第一手觀察與參與,她寫下了《獅子山下的反抗手札》,爬梳香港獅子山精神的更迭與新生也作為見證。這一精神是如何成為香港本土意識的開端?在近年抗爭活動中,又如何成為凝聚港人的符號?歡迎大家一同前來探討與交流。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提醒】
為防範疫情傳播,講座當天將採取以下措施:
* 入場請先洗手並噴灑酒精;
* 量額溫,謝絕有發燒情況者入場;
* 留下個人聯繫資料;
* 人數控制;
* 強烈建議配戴口罩;
* 有感冒症狀、身體不適及近期有國外旅遊史的朋友請暫緩前來參加。
非常時期,敬請大家理解與配合,謝謝。
【時間】2020年04月10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往前走左轉又左轉)
【主持】葉 浩│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政治哲學博士
【主講】陳文珊│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客座助理教授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香港世代間的獅子山精神」──2020/04/10(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獅子山是位於香港九龍半島的一座山,因其山形如一座北望蹲踞的雄獅而聞名。1970年代電視劇《獅子山下》熱映,市井小民們的拼搏精神,共同打造香港未來的內容,逐漸
獅子山是位於香港九龍半島的一座山,因其山形如一座北望蹲踞的雄獅而聞名。1970年代電視劇《獅子山下》熱映,市井小民們的拼搏精神,共同打造香港未來的內容,逐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UoAd4mQfeg
0
0
【哲學『非』星期五@台北】催淚煙下的新香港 20191113
【哲學『非』星期五@台北】―「催淚煙下的新香港」―2019/11/13 (三) 19:0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提醒:本場次於七點開始。現場也有「印起來硬起來」行動的志工們進行「香港/加油、台灣/加油、高雄/加油、撐出香港/台灣守衛」免費絹印。大家可以帶著布條、包包、衣服、筆記本各種可印的東西前來(衣、物絹印後可水洗)!
「我要真攬炒」,香港Be Water Movement喊出的口號,讓台灣不少人無法理解。台灣做社會運動似乎從沒有那種不惜兩敗俱傷乃至玉石俱焚的集體情緒,香港的這一代青年人是認真的嗎?!從沒上過軍訓課的勇武青少年週週上街頭抗爭,面對準軍事裝備齊全的警察,他們的背包裡,有的只是一紙遺書。為什麼絕大多數在九七回歸後才出生的孩子,竟會為了追求民主與自由,勇敢到令人心碎?!
不少人認為,不是光這場持續近三個月的街頭運動反送中這麼簡單,一定反映了更為深層的因素,比如說,房價居高不下,青年低薪貧窮,遭認定是這場運動的階級因素。又有人揣測,從2003年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大遊行,2014年雨傘運動,2016年魚蛋革命,到區議員遭DQ(取消資格),香港人在政治上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這才發展到「是你教我和平遊行是沒用」的絕望地步。
特首林鄭9月5日宣布願意撤回條例,但其他四項訴求絕不讓步的那天,不少人己經在經歷721、831二次警黑恐襲後說「自己回不去了」。在四中全會後,不少獨立網媒悲觀預測,香港未來極可能淪為「新疆模式」或「西藏模式」。國際上民間及政府對香港民眾的道義支持,以及對中國及特區政府警黑的經濟與法律制裁,現在似乎是港人惟一盼望。隨著港人連儂牆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究竟這場本世紀最大規模的抗爭運動,可以給華人世界的民主運動帶來怎樣的衝擊與反思,又會以何種方式落幕?
11月13日【哲學『非』星期五】與【青平台】、【神學禮拜日】共同合作,邀請到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客座助理教授陳文珊老師、台灣勞工陣線孫友聯秘書長,以及青平台社會培力中心劉璐娜主任,來跟大家談談香港的現況,以及這場抗爭的未來可能走向。邀請大家一同前來關切這一迫切的議題。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19年11月13日 (三) 19:00–21:0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
(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直走左轉再左轉)
【主持】蕭育和│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
【與談】陳文珊│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客座助理教授
劉璐娜│青平台社會培力中心主任
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主辦】神學禮拜日、青平台、哲學星期五志工團
【神學禮拜日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hlpj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提醒:本場次於七點開始。現場也有「印起來硬起來」行動的志工們進行「香港/加油、台灣/加油、高雄/加油、撐出香港/台灣守衛」免費絹印。大家可以帶著布條、包包、衣服、筆記本各種可印的東西前來(衣、物絹印後可水洗)!
「我要真攬炒」,香港Be Water Movement喊出的口號,讓台灣不少人無法理解。台灣做社會運動似乎從沒有那種不惜兩敗俱傷乃至玉石俱焚的集體情緒,香港的這一代青年人是認真的嗎?!從沒上過軍訓課的勇武青少年週週上街頭抗爭,面對準軍事裝備齊全的警察,他們的背包裡,有的只是一紙遺書。為什麼絕大多數在九七回歸後才出生的孩子,竟會為了追求民主與自由,勇敢到令人心碎?!
不少人認為,不是光這場持續近三個月的街頭運動反送中這麼簡單,一定反映了更為深層的因素,比如說,房價居高不下,青年低薪貧窮,遭認定是這場運動的階級因素。又有人揣測,從2003年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大遊行,2014年雨傘運動,2016年魚蛋革命,到區議員遭DQ(取消資格),香港人在政治上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這才發展到「是你教我和平遊行是沒用」的絕望地步。
特首林鄭9月5日宣布願意撤回條例,但其他四項訴求絕不讓步的那天,不少人己經在經歷721、831二次警黑恐襲後說「自己回不去了」。在四中全會後,不少獨立網媒悲觀預測,香港未來極可能淪為「新疆模式」或「西藏模式」。國際上民間及政府對香港民眾的道義支持,以及對中國及特區政府警黑的經濟與法律制裁,現在似乎是港人惟一盼望。隨著港人連儂牆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究竟這場本世紀最大規模的抗爭運動,可以給華人世界的民主運動帶來怎樣的衝擊與反思,又會以何種方式落幕?
11月13日【哲學『非』星期五】與【青平台】、【神學禮拜日】共同合作,邀請到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客座助理教授陳文珊老師、台灣勞工陣線孫友聯秘書長,以及青平台社會培力中心劉璐娜主任,來跟大家談談香港的現況,以及這場抗爭的未來可能走向。邀請大家一同前來關切這一迫切的議題。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19年11月13日 (三) 19:00–21:0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
(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直走左轉再左轉)
【主持】蕭育和│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
【與談】陳文珊│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客座助理教授
劉璐娜│青平台社會培力中心主任
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主辦】神學禮拜日、青平台、哲學星期五志工團
【神學禮拜日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hlpj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非』星期五@台北】―「催淚煙下的新香港」―2019/11/13 (三) 19:0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提醒:本場次於七點開始。現場也有「印起來硬起來」行動的志工們進行「香港/加油、台灣/加油、高雄/加油、撐出香港/台灣守衛」免費絹印。大家可以帶著布條、包包、
*提醒:本場次於七點開始。現場也有「印起來硬起來」行動的志工們進行「香港/加油、台灣/加油、高雄/加油、撐出香港/台灣守衛」免費絹印。大家可以帶著布條、包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Wv8c_Kl7bs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翻案《異鄉人》:殖民主義幽靈的今昔 20191108
【哲學星期五@台北】―「翻案《異鄉人》:殖民主義幽靈的今昔」──2019/11/08(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活動將以中法雙語進行※
1942年出版後,卡繆的《異鄉人》就成為全世界最多人閱讀的小說之一。人們讚譽《異鄉人》,因為卡謬表達出人是存在於孤立疏離之間以及生活荒謬,而這本書也作為廣義的存在主義哲學經典之一,即使卡繆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存在主義者。
《異鄉人》的背景是法國殖民下的阿爾及利亞(1830-1962)。但在70年後的今日,舊殖民主義的幽靈不僅依舊飄蕩在法國、阿爾及利亞等地,更有新型態的殖民主義在世界蔓延:國家霸權藉由新放任主義打開的通道,銀彈與子彈並用,再輔以網路科技,實現帝國擴張野心。
【哲學星期五@台北】本次很高興邀請到以法語寫作的阿爾及利亞作家、記者/時事專欄評論家,當今西方世界最重視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卡梅·答悟得Kamel Daoud先生與大家一起思考這些問題。
答悟得2014年在法國出版首部小說《異鄉人-翻案調查》(Meursault, contre-enquête),讓卡繆小說中被殺死的「阿拉伯佬」的弟弟,以第一人稱在今日去講述這個故事。該書從極短的篇幅、極簡單的人物中不但勾畫出自五十年來阿爾及利亞社會與政治的歷史,更描繪了看似已成過往雲煙的殖民主義,如何仍持續影響各方。換言之,,不但讓故事有了一個跳脫出殖民主義的「阿爾及利亞觀點」,更以一種diaspora的角度,將躲在「文明衝突」膚淺理論後面的西方讀者,再拉回到無可迴避的「同在其中」,去正視作為「前殖民者」的西方、與身為「前被殖民者」的阿拉伯世界,今日那沈重焦慮的由來。
對生活在威權的阿爾及利亞,而思考、捍衛普世的人權與自由的答悟得來說,不論是小說創作或是新聞與評論書寫,都是在對抗政治與宗教的宰制。當膚淺而危險的種族仇視在西方世界日漸興起,而世界上的威權與極權國家領袖將「殖民主義歷史」與「種族主義仇恨」作為獨裁暴政的養分時,台灣也無法在這個世界的地理政治中置身事外。
本次講座我們也很榮幸同時邀請到對卡繆及法國殖民阿爾及利亞時期文學都素有研究的中央大學法文系徐佳華副教授,以及台灣法語譯者協會這理事長,同時也是透過翻譯將答悟得引介給台灣讀者的吳坤墉先生參與與談。相信將有助於我們去一起思考這些攸關我們和世界未來的重要課題。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18年11月08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
(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直走左轉再左轉)
【主持】廖健苡│哲學星期五@台北志工
【主講】卡梅·答悟得Kamel Daoud│作家、記者、時事專欄評論家
【與談】徐佳華│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
【與談/口譯】吳坤墉│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理事長
【主辦】台灣法语譯者協會、法國在台協會、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哲學星期五志工團
【關於講者/與談人】
Kamel Daoud 卡梅‧答悟得
答悟得20年來長期在阿爾及利亞之法語報《瓦赫蘭日報》(Le Quotidien d'Oran )擔任記者與專欄作家,撰寫精闢而批判的評論,以犀利的觀點、精準的文字、毫無畏懼的直言 以及個人的風采辯才受到媒體與知識界持續的注目。現今其專欄評論文章皆同時以多種語言發表在法國(Le Point 週刊)、美國(紐約時報)......等西方及阿拉伯世界之重要媒體。不僅促使西方 社會更深入認識阿拉伯世界,反思自身的問題;同時也在阿拉伯開明人士間獲得巨大共鳴。其文學才情加上思想深刻的寫作風格,作品屢獲西方文學大獎肯定。
徐佳華
巴黎新索邦第三大學語言、文學與文化博士。專長為卡繆研究與阿爾及利亞殖民時期法與文學。現為中央大學法語系副教授。
吳坤墉
台大社會系畢業。巴黎第四大學社會學碩士(DEA)。之後師從Miguel Abensour 研習政治哲學,矢志以出版與翻譯工作探索知識與促進社會的思辨。無境文化出版「人文批判」系列叢書總策劃。法-中口譯筆譯譯者。譯作有《倡議一個批判的政治哲學:條條道路》(Miguel Abensour著,無境文化,台北,2010),《死刑犯的最後一天》(雨果著,無境文化,台北,2016)等。現任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理事長。法國藝術與文學勳位騎士。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活動將以中法雙語進行※
1942年出版後,卡繆的《異鄉人》就成為全世界最多人閱讀的小說之一。人們讚譽《異鄉人》,因為卡謬表達出人是存在於孤立疏離之間以及生活荒謬,而這本書也作為廣義的存在主義哲學經典之一,即使卡繆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存在主義者。
《異鄉人》的背景是法國殖民下的阿爾及利亞(1830-1962)。但在70年後的今日,舊殖民主義的幽靈不僅依舊飄蕩在法國、阿爾及利亞等地,更有新型態的殖民主義在世界蔓延:國家霸權藉由新放任主義打開的通道,銀彈與子彈並用,再輔以網路科技,實現帝國擴張野心。
【哲學星期五@台北】本次很高興邀請到以法語寫作的阿爾及利亞作家、記者/時事專欄評論家,當今西方世界最重視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卡梅·答悟得Kamel Daoud先生與大家一起思考這些問題。
答悟得2014年在法國出版首部小說《異鄉人-翻案調查》(Meursault, contre-enquête),讓卡繆小說中被殺死的「阿拉伯佬」的弟弟,以第一人稱在今日去講述這個故事。該書從極短的篇幅、極簡單的人物中不但勾畫出自五十年來阿爾及利亞社會與政治的歷史,更描繪了看似已成過往雲煙的殖民主義,如何仍持續影響各方。換言之,,不但讓故事有了一個跳脫出殖民主義的「阿爾及利亞觀點」,更以一種diaspora的角度,將躲在「文明衝突」膚淺理論後面的西方讀者,再拉回到無可迴避的「同在其中」,去正視作為「前殖民者」的西方、與身為「前被殖民者」的阿拉伯世界,今日那沈重焦慮的由來。
對生活在威權的阿爾及利亞,而思考、捍衛普世的人權與自由的答悟得來說,不論是小說創作或是新聞與評論書寫,都是在對抗政治與宗教的宰制。當膚淺而危險的種族仇視在西方世界日漸興起,而世界上的威權與極權國家領袖將「殖民主義歷史」與「種族主義仇恨」作為獨裁暴政的養分時,台灣也無法在這個世界的地理政治中置身事外。
本次講座我們也很榮幸同時邀請到對卡繆及法國殖民阿爾及利亞時期文學都素有研究的中央大學法文系徐佳華副教授,以及台灣法語譯者協會這理事長,同時也是透過翻譯將答悟得引介給台灣讀者的吳坤墉先生參與與談。相信將有助於我們去一起思考這些攸關我們和世界未來的重要課題。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18年11月08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
(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直走左轉再左轉)
【主持】廖健苡│哲學星期五@台北志工
【主講】卡梅·答悟得Kamel Daoud│作家、記者、時事專欄評論家
【與談】徐佳華│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
【與談/口譯】吳坤墉│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理事長
【主辦】台灣法语譯者協會、法國在台協會、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哲學星期五志工團
【關於講者/與談人】
Kamel Daoud 卡梅‧答悟得
答悟得20年來長期在阿爾及利亞之法語報《瓦赫蘭日報》(Le Quotidien d'Oran )擔任記者與專欄作家,撰寫精闢而批判的評論,以犀利的觀點、精準的文字、毫無畏懼的直言 以及個人的風采辯才受到媒體與知識界持續的注目。現今其專欄評論文章皆同時以多種語言發表在法國(Le Point 週刊)、美國(紐約時報)......等西方及阿拉伯世界之重要媒體。不僅促使西方 社會更深入認識阿拉伯世界,反思自身的問題;同時也在阿拉伯開明人士間獲得巨大共鳴。其文學才情加上思想深刻的寫作風格,作品屢獲西方文學大獎肯定。
徐佳華
巴黎新索邦第三大學語言、文學與文化博士。專長為卡繆研究與阿爾及利亞殖民時期法與文學。現為中央大學法語系副教授。
吳坤墉
台大社會系畢業。巴黎第四大學社會學碩士(DEA)。之後師從Miguel Abensour 研習政治哲學,矢志以出版與翻譯工作探索知識與促進社會的思辨。無境文化出版「人文批判」系列叢書總策劃。法-中口譯筆譯譯者。譯作有《倡議一個批判的政治哲學:條條道路》(Miguel Abensour著,無境文化,台北,2010),《死刑犯的最後一天》(雨果著,無境文化,台北,2016)等。現任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理事長。法國藝術與文學勳位騎士。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台北】―「翻案《異鄉人》:殖民主義幽靈的今昔」──2019/11/08(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活動將以中法雙語進行※
1942年出版後,卡繆的《異鄉人》就成為全世界最多人閱讀的小說之一。人們讚譽《異鄉人》,因為卡謬表達出人是存在於
※活動將以中法雙語進行※
1942年出版後,卡繆的《異鄉人》就成為全世界最多人閱讀的小說之一。人們讚譽《異鄉人》,因為卡謬表達出人是存在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TF8z3PvbZk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品味可以普羅嗎?反思文化、評論與文學批評 20190906
【哲學星期五@台北】─「品味可以普羅嗎?反思文化、評論與文學批評」—2019/09/06(五) 19:30@慕哲咖啡館
當「寫作」本身必須攤開在其他人的眼光底下檢視,那麼就無法逃離「評論」。當「評論他人的作品」此一行為本身,也可以再被「評論」跟「比較」的話,我們必然最終會追到最後的根源──文化品味是什麼?屬於誰?將導致什麼?
品味與文學貌似具有真實可靠的內涵,簡單俐落的切割並且區隔了高雅與通俗。文化與文學的評論與批評,都自帶某種懷疑論的氣味,每一個文本的解讀、生產與傳播,都不免自我期待能反映對生命與週身世界的敏銳意識。然而,若持續追問文化的生產機制、形塑評論權威的權力脈絡,乃至於批評的學院典範,那麼,看似神聖的文本,或許並非如此顛撲不破;貌似中性的評論,容或也不是那樣乾淨無害。
關於品味與評論,始終是人與人之間,像是一起吃飯,一起看劇那樣「共有」一個世界的事。艾略特心中那個由純粹的文本孤絕出來的荒原,著實有著紛雜綿密的系譜理路;而服膺商品邏輯的通俗文本,彷彿罪惡,卻不無創造夢想飛地的契機。
本次【哲學星期五@台北】與【MPlus】合作,邀請長期關注文學的共感經驗如何可能的盛浩偉,以及在台灣首次發想「評論文學獎」的MPlus主編張茵惠,一起談談評論的公共性格,一起思考文化品味的區隔。
(感謝【青平台】、【慕哲咖啡館X左轉有書】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2019年 09月 06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2 號出口)
【主持】蕭育和│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
【與談】張茵惠│MPlus主編
盛浩偉│作家
【主辦】MPlus、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MPlus 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plus
【MPlus 官網】
https://www.mplus.com.tw/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當「寫作」本身必須攤開在其他人的眼光底下檢視,那麼就無法逃離「評論」。當「評論他人的作品」此一行為本身,也可以再被「評論」跟「比較」的話,我們必然最終會追到最後的根源──文化品味是什麼?屬於誰?將導致什麼?
品味與文學貌似具有真實可靠的內涵,簡單俐落的切割並且區隔了高雅與通俗。文化與文學的評論與批評,都自帶某種懷疑論的氣味,每一個文本的解讀、生產與傳播,都不免自我期待能反映對生命與週身世界的敏銳意識。然而,若持續追問文化的生產機制、形塑評論權威的權力脈絡,乃至於批評的學院典範,那麼,看似神聖的文本,或許並非如此顛撲不破;貌似中性的評論,容或也不是那樣乾淨無害。
關於品味與評論,始終是人與人之間,像是一起吃飯,一起看劇那樣「共有」一個世界的事。艾略特心中那個由純粹的文本孤絕出來的荒原,著實有著紛雜綿密的系譜理路;而服膺商品邏輯的通俗文本,彷彿罪惡,卻不無創造夢想飛地的契機。
本次【哲學星期五@台北】與【MPlus】合作,邀請長期關注文學的共感經驗如何可能的盛浩偉,以及在台灣首次發想「評論文學獎」的MPlus主編張茵惠,一起談談評論的公共性格,一起思考文化品味的區隔。
(感謝【青平台】、【慕哲咖啡館X左轉有書】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2019年 09月 06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2 號出口)
【主持】蕭育和│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
【與談】張茵惠│MPlus主編
盛浩偉│作家
【主辦】MPlus、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MPlus 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plus
【MPlus 官網】
https://www.mplus.com.tw/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台北】─「品味可以普羅嗎?反思文化、評論與文學批評」—2019/09/06(五) 19:30@慕哲咖啡館
當「寫作」本身必須攤開在其他人的眼光底下檢視,那麼就無法逃離「評論」。當「評論他人的作品」此一行為本身,也可以再被「評論」跟「比較」的話,我們必然最終會追到最後的根源──文化品味
當「寫作」本身必須攤開在其他人的眼光底下檢視,那麼就無法逃離「評論」。當「評論他人的作品」此一行為本身,也可以再被「評論」跟「比較」的話,我們必然最終會追到最後的根源──文化品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2hkjDhpoQo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MeToo 一年:改變與反挫 20181026
【哲學星期五@台北】—《#MeToo 一年:改變與反挫》—2018/10/26(五)19:30@慕哲咖啡館
自從2017年美國電影監製Harvey Weinstein被爆出性醜聞後,#Me Too行動撼動了許多國家的政治、經濟、影藝、教育及宗教等領域。這如星火燎原般的勢力擴及歐、美、亞、非洲多國,顯示性騷擾、性侵害的社會問題不僅不分國界,也是長年被忽視及壓抑的問題。參與#Me Too的人要讓世界正視問題的嚴重性,並改善現有體制的不足。
不過,一如所有社會行動可能會遭到反挫,#Me Too行動也不例外。反#Me Too最具影響力的論述是,#Me Too故事難以辨真偽,而被指控的人仍可能因此名譽掃地、失業等;即使#Me Too的指控是真的,加害者受到的負面結果是否有比例失當的問題。
在台灣,反#Me Too行動的勢力很大,從體育主播張旖旂響應#Me Too後受到排山倒海的網路攻擊,即可看出台灣對於參與#Me Too行動的人並不友善。這樣的社會氛圍反映出受害者多難以獲得支持的現實,而這樣的不友善鞏固了受害者沉默、他人難以提供支持、加害者變得肆無忌憚的惡性循環。
面對這樣的性文化,台灣即使有性平三法,受害者在尋求協助時仍會困難重重,台灣社會更難以在性平路上有真正的進步。如今,#Me Too已燃燒一年,我們能從#Me Too行動及其遭受的反挫反省出什麼?我們又如何給予想參與行動的人支持讓#Me Too能在台灣發酵?
【哲學星期五@台北】與【台灣女人連線】合作,請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理事長孫友聯先生主持,邀請到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常務理事,以及台灣男性協會陳柏偉理事,同時從男性與女性的角度與大家一同探討#Me Too改變台灣性文化的可能與阻礙。歡迎各界前來討論!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提供場
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2018年10月26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孫友聯│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理事長、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主講】黃淑英│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
【與談】陳柏偉│台灣男性協會理事
【台灣女人連線官網】
http://twl.ngo.org.tw/
【台灣女人連線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wlandtwh/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自從2017年美國電影監製Harvey Weinstein被爆出性醜聞後,#Me Too行動撼動了許多國家的政治、經濟、影藝、教育及宗教等領域。這如星火燎原般的勢力擴及歐、美、亞、非洲多國,顯示性騷擾、性侵害的社會問題不僅不分國界,也是長年被忽視及壓抑的問題。參與#Me Too的人要讓世界正視問題的嚴重性,並改善現有體制的不足。
不過,一如所有社會行動可能會遭到反挫,#Me Too行動也不例外。反#Me Too最具影響力的論述是,#Me Too故事難以辨真偽,而被指控的人仍可能因此名譽掃地、失業等;即使#Me Too的指控是真的,加害者受到的負面結果是否有比例失當的問題。
在台灣,反#Me Too行動的勢力很大,從體育主播張旖旂響應#Me Too後受到排山倒海的網路攻擊,即可看出台灣對於參與#Me Too行動的人並不友善。這樣的社會氛圍反映出受害者多難以獲得支持的現實,而這樣的不友善鞏固了受害者沉默、他人難以提供支持、加害者變得肆無忌憚的惡性循環。
面對這樣的性文化,台灣即使有性平三法,受害者在尋求協助時仍會困難重重,台灣社會更難以在性平路上有真正的進步。如今,#Me Too已燃燒一年,我們能從#Me Too行動及其遭受的反挫反省出什麼?我們又如何給予想參與行動的人支持讓#Me Too能在台灣發酵?
【哲學星期五@台北】與【台灣女人連線】合作,請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理事長孫友聯先生主持,邀請到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常務理事,以及台灣男性協會陳柏偉理事,同時從男性與女性的角度與大家一同探討#Me Too改變台灣性文化的可能與阻礙。歡迎各界前來討論!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提供場
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2018年10月26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孫友聯│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理事長、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主講】黃淑英│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
【與談】陳柏偉│台灣男性協會理事
【台灣女人連線官網】
http://twl.ngo.org.tw/
【台灣女人連線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wlandtwh/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MeToo 一年:改變與反挫》—2018/10/26(五)19:30@慕哲咖啡館
自從2017年美國電影監製Harvey Weinstein被爆出性醜聞後,#Me Too行動撼動了許多國家的政治、經濟、影藝、教育及宗教等領域。這如星火燎原般的勢力擴及歐、美、亞、非洲多國
自從2017年美國電影監製Harvey Weinstein被爆出性醜聞後,#Me Too行動撼動了許多國家的政治、經濟、影藝、教育及宗教等領域。這如星火燎原般的勢力擴及歐、美、亞、非洲多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ssBO03x0Jw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台語電影初體驗:回來安平港 20180914
【哲學星期五@台北】─「台語電影初體驗:回來安平港」——2018/09/14(五) 19:00@慕哲咖啡
*七點放映影片,映後舉行座談*
國民政府遷台的隔年政府便根據《非常時期教育綱領》推動國語運動,除了舉辦各種活動推行「國語」,禁止方言的使用,導致今日華語在台灣被預設為社會共通語,台語與其他本土語言淪為私底下才使用的語言。而按照洪惟仁教授於《2010普查有關台灣家庭語言使用的語言地理學分析》更可看到,中北部家庭內華語已經是主要語言,很多人在家庭中也不再使用台語。
早期儘管政府大力推動國語運動,台語電影卻仍十分興盛。1955至1959四年間產出了178部台語電影,是同期國語電影的三倍。直到1962年行政院開始設立《金馬獎》獎勵優良國語電影與優秀國語演員,片商因商業考量才轉而大量投入製作國語電影,也間接造成台語電影的沒落。對於很多70年代後出生的人來說,很難想像台語曾是台灣電影的主要使用語言,在那個台語電影鼎盛的時代,所謂的台語電影是純粹只用台語的電影,而不是像現在,只要台語出現多一點,就被以為是台語的電影。
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將先放映50年代的台語黑白電影《回來安平港》。並邀請到【念冊會】的召集人夏途島以及國家電影中心助理研究員陳睿穎,透過這部台語經典,討論並重新思考這段語言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台語的過去與未來,歡迎大家一起來觀賞、交流。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關於電影《回來安平港》
Tsit 齣電影 ê 卡司,有了解台灣過去 ê 人,看著一定會目睭金起來,女主角是歌仔戲第一小生楊麗花,其他演員有矮仔財、柳哥、周遊,上厲害—ê 是原作是寫《小封神》 ê 許丙丁,而且伊本人有佇電影內底插花仔,絕對值著恁專工來朝聖。
【時間】 2018年 09月 14日 (五) 19:0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夏途島│念冊會召集人
【與談】 陳睿穎│國家電影中心助理研究員
【主辦】 念冊會、青平台基金會、哲學星期五志工團
【參考資料】
*推行國語運動的社會影響
https://youtu.be/SP-aufu0HGo
*台製日常:台語電影是什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35PTj0Lmrg
*台灣家庭優勢語言地圖
http://hanzi.cmex.ericjoung.idv.tw/lang/newsList.jsp?ID2=12
*國家電影中心臺灣電影數位修復計劃:回來安平港
http://tcdrp.tfi.org.tw/achieve.asp?Y_NO=3&M_ID=9
【念冊會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liam.chheh.hoe/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七點放映影片,映後舉行座談*
國民政府遷台的隔年政府便根據《非常時期教育綱領》推動國語運動,除了舉辦各種活動推行「國語」,禁止方言的使用,導致今日華語在台灣被預設為社會共通語,台語與其他本土語言淪為私底下才使用的語言。而按照洪惟仁教授於《2010普查有關台灣家庭語言使用的語言地理學分析》更可看到,中北部家庭內華語已經是主要語言,很多人在家庭中也不再使用台語。
早期儘管政府大力推動國語運動,台語電影卻仍十分興盛。1955至1959四年間產出了178部台語電影,是同期國語電影的三倍。直到1962年行政院開始設立《金馬獎》獎勵優良國語電影與優秀國語演員,片商因商業考量才轉而大量投入製作國語電影,也間接造成台語電影的沒落。對於很多70年代後出生的人來說,很難想像台語曾是台灣電影的主要使用語言,在那個台語電影鼎盛的時代,所謂的台語電影是純粹只用台語的電影,而不是像現在,只要台語出現多一點,就被以為是台語的電影。
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將先放映50年代的台語黑白電影《回來安平港》。並邀請到【念冊會】的召集人夏途島以及國家電影中心助理研究員陳睿穎,透過這部台語經典,討論並重新思考這段語言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台語的過去與未來,歡迎大家一起來觀賞、交流。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關於電影《回來安平港》
Tsit 齣電影 ê 卡司,有了解台灣過去 ê 人,看著一定會目睭金起來,女主角是歌仔戲第一小生楊麗花,其他演員有矮仔財、柳哥、周遊,上厲害—ê 是原作是寫《小封神》 ê 許丙丁,而且伊本人有佇電影內底插花仔,絕對值著恁專工來朝聖。
【時間】 2018年 09月 14日 (五) 19:0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夏途島│念冊會召集人
【與談】 陳睿穎│國家電影中心助理研究員
【主辦】 念冊會、青平台基金會、哲學星期五志工團
【參考資料】
*推行國語運動的社會影響
https://youtu.be/SP-aufu0HGo
*台製日常:台語電影是什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35PTj0Lmrg
*台灣家庭優勢語言地圖
http://hanzi.cmex.ericjoung.idv.tw/lang/newsList.jsp?ID2=12
*國家電影中心臺灣電影數位修復計劃:回來安平港
http://tcdrp.tfi.org.tw/achieve.asp?Y_NO=3&M_ID=9
【念冊會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liam.chheh.hoe/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台語電影初體驗:回來安平港」——2018/09/14(五) 19:00@慕哲咖啡
*七點放映影片,映後舉行座談*
國民政府遷台的隔年政府便根據《非常時期教育綱領》推動國語運動,除了舉辦各種活動推行「國語」,禁止方言的使用,導致今日華語在台灣被預設為社會共通語,台語與其
*七點放映影片,映後舉行座談*
國民政府遷台的隔年政府便根據《非常時期教育綱領》推動國語運動,除了舉辦各種活動推行「國語」,禁止方言的使用,導致今日華語在台灣被預設為社會共通語,台語與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m1qUeS7FU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毛小孩的保護與療癒:德國經驗 20171001
【哲學『非』星期五@台北】―「毛小孩的保護與療癒:德國經驗」―2017/10/01 (日) 14:00@慕哲咖啡
自從台北市推出「毛小孩摘星計畫」之後,台灣從上個世紀末開始的動物輔助治療,逐漸為社會大眾所認識,也就是目前俗稱的「狗醫生」(Doctor Dog)。然而,動物輔助治療僅限於狗嗎?為什麼動物能夠有助於治療呢?狗醫生能做的,是不是只是單純地為病患帶來心靈上的撫慰呢?究竟動物輔助治療的理念是什麼?在其他國家的實務經驗又是如何?
更進一步,當狗醫生逐漸為人所知的同時,台灣社會對於動物的觀感與認識是否也因此有所改變?動物保護法通過了二十年,虐待動物的現象、乃至以動物作為換取宗教救贖之工具的現象,依然時有所聞。狗醫生的推廣,是否也同時應檢討動物保護方面的立法?
本周的【哲學『非』星期五】,我們請到長年在德國擔任精神病患照護人、並在海內外致力推動動物保護的旅德作家劉威良,以及台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王瑜君,來和我們分享動物輔助治療的理念,並從德國的實務經驗,談談台灣動物保護制度的下一步可能。
(感謝【青平台】、【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2017年10月01日 (日) 14:00–16:00
【地點】Café Philo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梁家瑜│哲五@台北共同策劃
【與談】劉威良│失智患者專業照護人(德國)
王瑜君│台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策劃行政】廖健苡、黃昭華、梁家瑜、吳豐維【海報設計】楊郁婷、徐名慧、林亭萱、徐清恬【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汪業政【攝 影】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摘要】賴韋蓁、林安冬、李濃、江博緯【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林士傑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自從台北市推出「毛小孩摘星計畫」之後,台灣從上個世紀末開始的動物輔助治療,逐漸為社會大眾所認識,也就是目前俗稱的「狗醫生」(Doctor Dog)。然而,動物輔助治療僅限於狗嗎?為什麼動物能夠有助於治療呢?狗醫生能做的,是不是只是單純地為病患帶來心靈上的撫慰呢?究竟動物輔助治療的理念是什麼?在其他國家的實務經驗又是如何?
更進一步,當狗醫生逐漸為人所知的同時,台灣社會對於動物的觀感與認識是否也因此有所改變?動物保護法通過了二十年,虐待動物的現象、乃至以動物作為換取宗教救贖之工具的現象,依然時有所聞。狗醫生的推廣,是否也同時應檢討動物保護方面的立法?
本周的【哲學『非』星期五】,我們請到長年在德國擔任精神病患照護人、並在海內外致力推動動物保護的旅德作家劉威良,以及台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王瑜君,來和我們分享動物輔助治療的理念,並從德國的實務經驗,談談台灣動物保護制度的下一步可能。
(感謝【青平台】、【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2017年10月01日 (日) 14:00–16:00
【地點】Café Philo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梁家瑜│哲五@台北共同策劃
【與談】劉威良│失智患者專業照護人(德國)
王瑜君│台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策劃行政】廖健苡、黃昭華、梁家瑜、吳豐維【海報設計】楊郁婷、徐名慧、林亭萱、徐清恬【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汪業政【攝 影】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摘要】賴韋蓁、林安冬、李濃、江博緯【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林士傑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非』星期五@台北】―「毛小孩的保護與療癒:德國經驗」―2017/10/01 (日) 14:00@慕哲咖啡
自從台北市推出「毛小孩摘星計畫」之後,台灣從上個世紀末開始的動物輔助治療,逐漸為社會大眾所認識,也就是目前俗稱的「狗醫生」(Doctor Dog)。然而,動物輔助治療僅限於狗嗎?為什
自從台北市推出「毛小孩摘星計畫」之後,台灣從上個世紀末開始的動物輔助治療,逐漸為社會大眾所認識,也就是目前俗稱的「狗醫生」(Doctor Dog)。然而,動物輔助治療僅限於狗嗎?為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v5Jf4C5LwU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我是一片雲!?健保大數據的風險與倫理 20170929
【哲學星期五@台北】―「我是一片雲!?健保大數據的風險與倫理」―2017/09/29 (五) 19:30@慕哲咖啡館
許多人認為,「健保資料庫」是台灣四百多年來最珍貴的資產。涵蓋2300萬人的保險體系,實施22年餘累積了豐碩的被保險人就醫資料,這些資料不只讓個人的疾病史可以完整保留,更是國家作為預防醫學、疾病控制等重要的參考依據。在國內,已不乏有研究機構、學者和研究生以這份資料庫作為研究素材的學術論文,同時,亦有國外學者投稿國際期刊,點名批評國內學者利用健保資料庫「量產」論文,並質疑量產論文的學術價值不高。但無論如何,隨著科技的進步,類似這種大型資料庫的運用也更為方便,如何使用、該不該使用,以及使用過程中的倫理問題,也日益受到重視。
當被視為個人隱私和個資的病例資料,成為「有助公眾利益」下的合理使用的研究題材;過去,政府科技單位也曾經認為透過公開資料加值可創造龐大商機,並委託國內研究團隊研擬營運模式,和國際科技大廠共同建立「醫療雲端運算系統」,讓資料的使用更加的方便,引發了國內NGO和學術界的反彈,認為在未得到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隨意公開資料,嚴重侵害個人隱私權。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和【哲學星期五@台北】共同邀請了長期研究科技和個人資料使用議題的許慧瑩助理教授,討論我們的個資和隱私是在怎麼樣的情況下成為一朵商機無限的「雲」,而未來又會有什麼風險,以及社會該如何加以規範?歡迎一起來討論這個備受爭議的議題!
(感謝【青平台】、【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2017年 9月 29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孫友聯│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理事長、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主講】許慧瑩│文化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
【主辦】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策劃行政】廖健苡、吳豐維、黃昭華、梁家瑜、葉浩【海報設計】楊郁婷、徐名慧、林亭萱、徐清恬【錄音】汪業政、汪業翔【攝 影】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直播】林語欣【摘要】林安冬、江博緯【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_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hri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_官網】
http://www.tahri.org.tw/
【哲學星期五_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_官網】
http://www.5philo.com/
許多人認為,「健保資料庫」是台灣四百多年來最珍貴的資產。涵蓋2300萬人的保險體系,實施22年餘累積了豐碩的被保險人就醫資料,這些資料不只讓個人的疾病史可以完整保留,更是國家作為預防醫學、疾病控制等重要的參考依據。在國內,已不乏有研究機構、學者和研究生以這份資料庫作為研究素材的學術論文,同時,亦有國外學者投稿國際期刊,點名批評國內學者利用健保資料庫「量產」論文,並質疑量產論文的學術價值不高。但無論如何,隨著科技的進步,類似這種大型資料庫的運用也更為方便,如何使用、該不該使用,以及使用過程中的倫理問題,也日益受到重視。
當被視為個人隱私和個資的病例資料,成為「有助公眾利益」下的合理使用的研究題材;過去,政府科技單位也曾經認為透過公開資料加值可創造龐大商機,並委託國內研究團隊研擬營運模式,和國際科技大廠共同建立「醫療雲端運算系統」,讓資料的使用更加的方便,引發了國內NGO和學術界的反彈,認為在未得到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隨意公開資料,嚴重侵害個人隱私權。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和【哲學星期五@台北】共同邀請了長期研究科技和個人資料使用議題的許慧瑩助理教授,討論我們的個資和隱私是在怎麼樣的情況下成為一朵商機無限的「雲」,而未來又會有什麼風險,以及社會該如何加以規範?歡迎一起來討論這個備受爭議的議題!
(感謝【青平台】、【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2017年 9月 29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孫友聯│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理事長、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主講】許慧瑩│文化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
【主辦】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策劃行政】廖健苡、吳豐維、黃昭華、梁家瑜、葉浩【海報設計】楊郁婷、徐名慧、林亭萱、徐清恬【錄音】汪業政、汪業翔【攝 影】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直播】林語欣【摘要】林安冬、江博緯【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_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hri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_官網】
http://www.tahri.org.tw/
【哲學星期五_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_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台北】―「我是一片雲!?健保大數據的風險與倫理」―2017/09/29 (五) 19:30@慕哲咖啡館
許多人認為,「健保資料庫」是台灣四百多年來最珍貴的資產。涵蓋2300萬人的保險體系,實施22年餘累積了豐碩的被保險人就醫資料,這些資料不只讓個人的疾病史可以完整保留,更是國家作為
許多人認為,「健保資料庫」是台灣四百多年來最珍貴的資產。涵蓋2300萬人的保險體系,實施22年餘累積了豐碩的被保險人就醫資料,這些資料不只讓個人的疾病史可以完整保留,更是國家作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HMNnfmsl1w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讓我們這樣和萌萌對話 20170505
【哲學星期五@台北】―「讓我們這樣和萌萌對話」―2017/05/05 (五) 19:30@慕哲咖啡館
自從婚姻平權法案進入議程至今,正反雙方已經在數年來多次從不同層面表達過意見。然而,意見表達不等於對話,也可能只是各說各話。然而民主國家的基本原則,便是透過公共意見的形塑,尋求國家的共識,推動國家的政策。究竟在這場關乎公共政策的討論中,公民意見的形塑,基本的要求在哪?該如何達到?幾年下來,正反雙方是否摸索出對話的原則?而對話的困難又何在?我們國家是否有不同的價值,要求國家必須要給予不同的政策處置?而不同處置是否還表示屬於同一個國家?而不同處置的要求,基礎何在?是否有某些基礎,例如宗教或特定倫理學立場,是不能被納入公共討論的?如此一來,是否為公共的範圍設下界線?相對的,特定立場的主張要進入公共討論,是否有合適的原則與方法?最後,所有公共討論是否有共同的目標,好做為判斷上述問題的最終標準?如果國家政策適用於全體國民,那道德與權利等概念是否也應據此重新整飭?
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與【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合作,邀請到在過去幾年內,大量參與與護家盟的對話工作的作家及哲學人朱家安、以及伴侶盟理事長潘天慶、秘書長簡至潔,來和我們分享幾年來對話經驗的心得,讓我們聽聽他們心目中的:讓我們這樣和萌萌對話,歡迎各位朋友一起參與交流討論!
(感謝【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2017年 5月5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梁家瑜│哲學星期五@台北志工
【主講】朱家安│作家
潘天慶│伴侶盟理事
簡至潔│伴侶盟秘書長
【主辦】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哲學星期五志工團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Facebook粉絲頁】
https://zh-tw.facebook.com/tapcpr/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官網】
https://tapcpr.wordpress.com/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策劃行政】廖健苡、吳豐維、黃昭華、梁家瑜、葉浩【海報設計】徐名慧、楊郁婷、林亭萱、徐清恬【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汪業政、汪業翔【攝 影】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直播】林士傑【摘要】林安冬、江博緯【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羅友維
自從婚姻平權法案進入議程至今,正反雙方已經在數年來多次從不同層面表達過意見。然而,意見表達不等於對話,也可能只是各說各話。然而民主國家的基本原則,便是透過公共意見的形塑,尋求國家的共識,推動國家的政策。究竟在這場關乎公共政策的討論中,公民意見的形塑,基本的要求在哪?該如何達到?幾年下來,正反雙方是否摸索出對話的原則?而對話的困難又何在?我們國家是否有不同的價值,要求國家必須要給予不同的政策處置?而不同處置是否還表示屬於同一個國家?而不同處置的要求,基礎何在?是否有某些基礎,例如宗教或特定倫理學立場,是不能被納入公共討論的?如此一來,是否為公共的範圍設下界線?相對的,特定立場的主張要進入公共討論,是否有合適的原則與方法?最後,所有公共討論是否有共同的目標,好做為判斷上述問題的最終標準?如果國家政策適用於全體國民,那道德與權利等概念是否也應據此重新整飭?
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與【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合作,邀請到在過去幾年內,大量參與與護家盟的對話工作的作家及哲學人朱家安、以及伴侶盟理事長潘天慶、秘書長簡至潔,來和我們分享幾年來對話經驗的心得,讓我們聽聽他們心目中的:讓我們這樣和萌萌對話,歡迎各位朋友一起參與交流討論!
(感謝【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2017年 5月5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梁家瑜│哲學星期五@台北志工
【主講】朱家安│作家
潘天慶│伴侶盟理事
簡至潔│伴侶盟秘書長
【主辦】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哲學星期五志工團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Facebook粉絲頁】
https://zh-tw.facebook.com/tapcpr/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官網】
https://tapcpr.wordpress.com/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策劃行政】廖健苡、吳豐維、黃昭華、梁家瑜、葉浩【海報設計】徐名慧、楊郁婷、林亭萱、徐清恬【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汪業政、汪業翔【攝 影】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直播】林士傑【摘要】林安冬、江博緯【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羅友維
【哲學星期五@台北】―「讓我們這樣和萌萌對話」―2017/05/05 (五) 19:30@慕哲咖啡館
自從婚姻平權法案進入議程至今,正反雙方已經在數年來多次從不同層面表達過意見。然而,意見表達不等於對話,也可能只是各說各話。然而民主國家的基本原則,便是透過公共意見的形塑,尋求國家的共識,推動國家
自從婚姻平權法案進入議程至今,正反雙方已經在數年來多次從不同層面表達過意見。然而,意見表達不等於對話,也可能只是各說各話。然而民主國家的基本原則,便是透過公共意見的形塑,尋求國家的共識,推動國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WaOGkarfv8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抓伕:未曾出現的道歉─胡璉兵團與歷史正義 20170405
【哲學「非」星期五@台北】―「抓伕:未曾出現的道歉─胡璉兵團與歷史正義」―2017/04/05 (三) 19:30@慕哲咖啡館
1949年9月,胡璉部隊從江西省敗退,經過廣東省興寧縣劉錫輝的老家時,用手榴彈丟入池塘炸魚,他的父親劉展文只是口頭抗議,竟當場慘遭槍殺。那年,他的父親41歲,他17歲(1932年出生)。接下來,劉錫輝被抓當兵,像俘虜般地輾轉到台灣,在毫無訓練下,成為新兵而參加了古寧頭,之後進入陸軍軍官學校25期,1954年以總成績第一名畢業。1960進入了國立成功大學,再進機械研究所獲得工學碩士學位。然後在中山科學研究院工作,期間被選派美國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du Lac)進修,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返國參與天弓飛彈研究計畫,1985年獲頒莒光獎章,1986年獲頒雲麾勳章。
戰爭的殘酷,造成了許多悲劇,兵源不足就抓伕,不顧當事人的意願,已讓他們被迫離家背景,來到陌生的地方,生存的努力花在應付一個不知為何而戰的時代荒謬中。
本周「哲學『非』星期五」邀請到特地從美國紐約回來85歲的退役上校劉錫輝先生,為我們訴說他傷痛生命下的歷史見證,並邀請和劉錫輝先生交熟的曾建元教授與談,讓台灣目前在談轉型正義之際,找到另一片被遺忘的拼圖。如果能更了解共同生活的彼此所經歷的歷史傷痛,我們對待歷史正義時,可能會對受害者多了一些溫暖與寬厚。
(感謝【青平台】、【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2017年04月05日 (三)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3號1樓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6號出口)
【主持】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
【主講】劉錫輝│退役老兵(上校)
【與談】曾建元│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策劃行政】廖健苡、吳豐維、黃昭華、梁家瑜、葉浩【海報設計】林亭萱、徐名慧、楊郁婷、徐清恬【錄音】汪業政、汪業翔【攝 影】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直播】林士傑【摘要】林安冬、江博緯【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羅友維
【參考資料】
●胡璉兵團與歷史正義
http://www.peoplenews.tw/news/d8fdba04-8c81-407e-b97d-e33f7ec15f34
●大變動時代的滄海一粟:劉錫輝回憶錄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22421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1949年9月,胡璉部隊從江西省敗退,經過廣東省興寧縣劉錫輝的老家時,用手榴彈丟入池塘炸魚,他的父親劉展文只是口頭抗議,竟當場慘遭槍殺。那年,他的父親41歲,他17歲(1932年出生)。接下來,劉錫輝被抓當兵,像俘虜般地輾轉到台灣,在毫無訓練下,成為新兵而參加了古寧頭,之後進入陸軍軍官學校25期,1954年以總成績第一名畢業。1960進入了國立成功大學,再進機械研究所獲得工學碩士學位。然後在中山科學研究院工作,期間被選派美國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du Lac)進修,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返國參與天弓飛彈研究計畫,1985年獲頒莒光獎章,1986年獲頒雲麾勳章。
戰爭的殘酷,造成了許多悲劇,兵源不足就抓伕,不顧當事人的意願,已讓他們被迫離家背景,來到陌生的地方,生存的努力花在應付一個不知為何而戰的時代荒謬中。
本周「哲學『非』星期五」邀請到特地從美國紐約回來85歲的退役上校劉錫輝先生,為我們訴說他傷痛生命下的歷史見證,並邀請和劉錫輝先生交熟的曾建元教授與談,讓台灣目前在談轉型正義之際,找到另一片被遺忘的拼圖。如果能更了解共同生活的彼此所經歷的歷史傷痛,我們對待歷史正義時,可能會對受害者多了一些溫暖與寬厚。
(感謝【青平台】、【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2017年04月05日 (三)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3號1樓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6號出口)
【主持】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
【主講】劉錫輝│退役老兵(上校)
【與談】曾建元│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策劃行政】廖健苡、吳豐維、黃昭華、梁家瑜、葉浩【海報設計】林亭萱、徐名慧、楊郁婷、徐清恬【錄音】汪業政、汪業翔【攝 影】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直播】林士傑【摘要】林安冬、江博緯【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羅友維
【參考資料】
●胡璉兵團與歷史正義
http://www.peoplenews.tw/news/d8fdba04-8c81-407e-b97d-e33f7ec15f34
●大變動時代的滄海一粟:劉錫輝回憶錄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22421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非」星期五@台北】―「抓伕:未曾出現的道歉─胡璉兵團與歷史正義」―2017/04/05 (三) 19:30@慕哲咖啡館
1949年9月,胡璉部隊從江西省敗退,經過廣東省興寧縣劉錫輝的老家時,用手榴彈丟入池塘炸魚,他的父親劉展文只是口頭抗議,竟當場慘遭槍殺。那年,他的父親41歲,他17歲
1949年9月,胡璉部隊從江西省敗退,經過廣東省興寧縣劉錫輝的老家時,用手榴彈丟入池塘炸魚,他的父親劉展文只是口頭抗議,竟當場慘遭槍殺。那年,他的父親41歲,他17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Bd3yvruM30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看見勞動悲歌-《誰在山上唱歌》紀錄片放映暨座談 20170331
【哲學星期五@台北】-「看見勞動悲歌-《誰在山上唱歌》紀錄片放映暨座談」—2017/03/31(五) 19:30@慕哲咖啡館
如果說台灣的經濟是奠基在基層勞工的勞動力上,那麼又有多少勞工是被迫參加這場與金錢競爭的遊戲?又有多少勞工最終在這場遊戲中淪為資本主義下的金錢籌碼?
1960年代後期,原住民為了生存,開始湧入國有林班地工作,靠勞力換取貨幣,那是剛走入現代文明的黑暗時期,「我們迷迷糊糊去林班賺錢,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
長期待在林班野地的族人們,用歌聲撫慰因過度勞動而疲憊不堪的身體,以及孤單失落的靈魂,即使再難過無奈,也要開開心心地唱歌……,心事無人知,只有山紅頭深深了解我,一首一首的「林班歌」,就這樣從林班唱到都市,然而遺憾的是,因為主流社會的忽視,這些流離的生命經驗與底層的故事被人們遺忘,彷彿從來不存在。
紀錄片的吸引人之處,在於沒有演員的參與,也沒有誇張的劇情,而是讓觀眾透過影片,看見真實的故事,並且慢慢反芻這些血肉。歷史學家用文字寫下歷史,那麼,紀錄片導演則是用攝影機寫歷史。柯妧青導演,長期以來關心台灣的勞動問題,持續透過她手中攝影機,將這些歷史影像刻劃在大眾面前。
【哲學星期五@台北】、【台灣勞工陣線】、【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共同邀請柯妧青導演,將先播放《誰在山上唱歌》的紀錄片,之後與大家分享她如何透過影像,紀錄下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真實發生的勞工故事,歡迎各界踴躍參與討論!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2017年 3月31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主講】柯妧青│紀錄片導演
【講者介紹】
柯妧青│曾任媒體記者,現為紀錄片導演、台灣勞工陣線副理事長、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專案助理教授,作品常涉及勞動議題,包括《誰在山上唱歌》、《我們這一班》、《她們的故事》等,透過影片寫實紀錄下這些被遺忘的歷史。
*《誰在山上唱歌》Echo in the Valley於2016年高雄電影節預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DAqeznQy04
【台灣勞陣線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abourFront/
【台灣勞工陣線官網】
http://labor.ngo.tw/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Facebook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taiwan.hri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官網】
http://www.tahri.org.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如果說台灣的經濟是奠基在基層勞工的勞動力上,那麼又有多少勞工是被迫參加這場與金錢競爭的遊戲?又有多少勞工最終在這場遊戲中淪為資本主義下的金錢籌碼?
1960年代後期,原住民為了生存,開始湧入國有林班地工作,靠勞力換取貨幣,那是剛走入現代文明的黑暗時期,「我們迷迷糊糊去林班賺錢,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
長期待在林班野地的族人們,用歌聲撫慰因過度勞動而疲憊不堪的身體,以及孤單失落的靈魂,即使再難過無奈,也要開開心心地唱歌……,心事無人知,只有山紅頭深深了解我,一首一首的「林班歌」,就這樣從林班唱到都市,然而遺憾的是,因為主流社會的忽視,這些流離的生命經驗與底層的故事被人們遺忘,彷彿從來不存在。
紀錄片的吸引人之處,在於沒有演員的參與,也沒有誇張的劇情,而是讓觀眾透過影片,看見真實的故事,並且慢慢反芻這些血肉。歷史學家用文字寫下歷史,那麼,紀錄片導演則是用攝影機寫歷史。柯妧青導演,長期以來關心台灣的勞動問題,持續透過她手中攝影機,將這些歷史影像刻劃在大眾面前。
【哲學星期五@台北】、【台灣勞工陣線】、【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共同邀請柯妧青導演,將先播放《誰在山上唱歌》的紀錄片,之後與大家分享她如何透過影像,紀錄下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真實發生的勞工故事,歡迎各界踴躍參與討論!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2017年 3月31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主講】柯妧青│紀錄片導演
【講者介紹】
柯妧青│曾任媒體記者,現為紀錄片導演、台灣勞工陣線副理事長、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專案助理教授,作品常涉及勞動議題,包括《誰在山上唱歌》、《我們這一班》、《她們的故事》等,透過影片寫實紀錄下這些被遺忘的歷史。
*《誰在山上唱歌》Echo in the Valley於2016年高雄電影節預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DAqeznQy04
【台灣勞陣線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abourFront/
【台灣勞工陣線官網】
http://labor.ngo.tw/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Facebook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taiwan.hri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官網】
http://www.tahri.org.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看見勞動悲歌-《誰在山上唱歌》紀錄片放映暨座談」—2017/03/31(五) 19:30@慕哲咖啡館
如果說台灣的經濟是奠基在基層勞工的勞動力上,那麼又有多少勞工是被迫參加這場與金錢競爭的遊戲?又有多少勞工最終在這場遊戲中淪為資本主義下的金錢籌碼?
1960年代後期,
如果說台灣的經濟是奠基在基層勞工的勞動力上,那麼又有多少勞工是被迫參加這場與金錢競爭的遊戲?又有多少勞工最終在這場遊戲中淪為資本主義下的金錢籌碼?
1960年代後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nbgopd7uI8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貧困使人病:從『崩世代』到『貧困世代』的青年處境 20161230
【哲學星期五@台北】-「貧困使人病:從『崩世代』到『貧困世代』的青年處境」—2016/12/30(五)19:30@慕哲咖啡館
草莓族、水蜜桃族、桑葚族、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近年社會不斷出現對青年追求合理勞動生活的責備,似乎低薪就應該是青年勞工的義務與宿命。政府官員也常不忘的提醒青年,先求有、再求好,接受低薪的非典工作將會累積工作經驗,作為追求更好勞動條件的跳板。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一昧的壓低工資、降低勞動條件,只是讓青年淪為職場中最弱勢的一群,再加上生活基本需求服務過度商品化發展,最終,讓「貧困世代」的問題持續固著和惡化,而當社會在指責年輕人的同時,更應該好好反省,是什麼樣的政治經濟結構,餵養了這個不正義的結果。
近年來,貧窮議題屢屢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議題,除了是傳統社會救助的貧窮線之外,在新自由主義經濟全球化催使之下,這個議題不斷的擴散、延伸到勞動生活領域,全球數以億計勞工處於持續失業狀態,不穩定就業的急速擴張更讓包括工資、工時等基本勞動條件每況愈下,影響的不只是勞工基本生活的問題,更大大削弱了工會集體談判的能力,首當其衝的就是青年世代。因此,近十年來各國勞工團體無不倡議反派遣、反工作貧窮的訴求,希望透過更多立法保障勞工的就業安全,避免勞工陷入「窮忙、窮苦和窮累」的貧困絕境。
從「貧困世代」觀察到的日本現況,已發現青年因低薪、超時工作、職場壓迫及傷害等問題,導致營養失調、精神疾病及自殺等問題增加。貧困及健康惡化往往是互為因果,但社會卻習慣視青年健康為理所當然,忽略不平等的社會結構對青年健康的衝擊及對未來的影響。從崩世代到貧困世代,各項的不平等是政治經濟制度下的產物,而這個問題惡化,正侵蝕著台灣一個世代的希望和未來。透過兩本書的對話、兩個社會的比較,可以讓我們更能從問題中釐出因應之道。
【哲學星期五@台北】與【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共同邀請了瞭解日本脈絡、多年研究台灣勞工議題的林良榮老師和大家一起在2016年的最一次哲學星期五,討論台灣當前貧困世代面對的種種問題。歡迎各界踴躍參與討論!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2016年 12月30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孫友聯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理事長、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主講】林良榮 │政大法律系助理教授
【主辦】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講者介紹】
林良榮│日本北海道大學大學院法學研究科博士,曾任台灣勞工陣線教育推廣部主任。研究專長:勞動法學、法社會學、社會法基礎理論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Facebook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taiwan.hri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官網】
http://www.tahri.org.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草莓族、水蜜桃族、桑葚族、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近年社會不斷出現對青年追求合理勞動生活的責備,似乎低薪就應該是青年勞工的義務與宿命。政府官員也常不忘的提醒青年,先求有、再求好,接受低薪的非典工作將會累積工作經驗,作為追求更好勞動條件的跳板。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一昧的壓低工資、降低勞動條件,只是讓青年淪為職場中最弱勢的一群,再加上生活基本需求服務過度商品化發展,最終,讓「貧困世代」的問題持續固著和惡化,而當社會在指責年輕人的同時,更應該好好反省,是什麼樣的政治經濟結構,餵養了這個不正義的結果。
近年來,貧窮議題屢屢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議題,除了是傳統社會救助的貧窮線之外,在新自由主義經濟全球化催使之下,這個議題不斷的擴散、延伸到勞動生活領域,全球數以億計勞工處於持續失業狀態,不穩定就業的急速擴張更讓包括工資、工時等基本勞動條件每況愈下,影響的不只是勞工基本生活的問題,更大大削弱了工會集體談判的能力,首當其衝的就是青年世代。因此,近十年來各國勞工團體無不倡議反派遣、反工作貧窮的訴求,希望透過更多立法保障勞工的就業安全,避免勞工陷入「窮忙、窮苦和窮累」的貧困絕境。
從「貧困世代」觀察到的日本現況,已發現青年因低薪、超時工作、職場壓迫及傷害等問題,導致營養失調、精神疾病及自殺等問題增加。貧困及健康惡化往往是互為因果,但社會卻習慣視青年健康為理所當然,忽略不平等的社會結構對青年健康的衝擊及對未來的影響。從崩世代到貧困世代,各項的不平等是政治經濟制度下的產物,而這個問題惡化,正侵蝕著台灣一個世代的希望和未來。透過兩本書的對話、兩個社會的比較,可以讓我們更能從問題中釐出因應之道。
【哲學星期五@台北】與【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共同邀請了瞭解日本脈絡、多年研究台灣勞工議題的林良榮老師和大家一起在2016年的最一次哲學星期五,討論台灣當前貧困世代面對的種種問題。歡迎各界踴躍參與討論!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2016年 12月30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孫友聯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理事長、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主講】林良榮 │政大法律系助理教授
【主辦】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講者介紹】
林良榮│日本北海道大學大學院法學研究科博士,曾任台灣勞工陣線教育推廣部主任。研究專長:勞動法學、法社會學、社會法基礎理論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Facebook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taiwan.hri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官網】
http://www.tahri.org.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貧困使人病:從『崩世代』到『貧困世代』的青年處境」—2016/12/30(五)19:30@慕哲咖啡館
草莓族、水蜜桃族、桑葚族、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近年社會不斷出現對青年追求合理勞動生活的責備,似乎低薪就應該是青年勞工的義務與宿命。政府官員也常不忘的提醒青年,先求有、再求
草莓族、水蜜桃族、桑葚族、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近年社會不斷出現對青年追求合理勞動生活的責備,似乎低薪就應該是青年勞工的義務與宿命。政府官員也常不忘的提醒青年,先求有、再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Ib58z9ZV6o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扭轉血汗經濟:基本工資如何影響健康 20160930
【哲學星期五@台北】―「 扭轉血汗經濟:基本工資如何影響健康」―2016/09/30 (五) 19:30@慕哲咖啡館
2016年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在7月26日資方代表惡意缺席、9月8日資方七名代表僅二名出席之下,終於做出決議:月薪將由20,008元調整至21,009元,調幅5%;時薪分二階段調整,首先至2016年10月1日起調為126元,明年1月1日再調整為133元。按勞動部的統計,將約有近162萬的勞工因此「受惠」,其中包括為數不少的移工和部份工時者。
162萬人「受惠」的言下之意,是指國內有約九分之一的勞工長期處在低薪的狀態,他們的生活因低薪而受到衝擊。現行基本工資審議會議,雖規定每年原則於第三季召開,但每次審議結果幾乎都在勞資雙方無法取得共識之下,由行政部門獨斷調整,最終結果總是資方跳腳、勞工失望,審議委員會喪失其意義。因此,到底調整基本工資應考量的因素為何?該如何定義基本工資?是否有其他因素應該納入考量?例如,現在的基本工資是否能讓勞工負擔得起良好的居住環境及健康的飲食?能滿足基本的健康需求嗎?或者只是維持基本的「生存」,都是接下來政府擬定最低工資法時應審慎思考的問題。
【哲學星期五@台北】與【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及【台灣勞工陣線】共同邀請了長期研究台灣勞工政策的李健鴻老師,針對本次基本工資的調整,以及未來最低工資法的發展把脈,歡迎各界踴躍參與討論!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慕哲咖啡館】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2016年 9月30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孫友聯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理事長、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主講】 李健鴻 │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副教授
【講者介紹】
李健鴻│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副教授,研究專長:就業安全政策、彈性安全制度、勞工政策、勞動市場分析。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Facebook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taiwan.hri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官網】
http://www.tahri.org.tw/
【台灣勞工陣線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abourFront/
【台灣勞工陣線官網】
http://labor.ng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2016年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在7月26日資方代表惡意缺席、9月8日資方七名代表僅二名出席之下,終於做出決議:月薪將由20,008元調整至21,009元,調幅5%;時薪分二階段調整,首先至2016年10月1日起調為126元,明年1月1日再調整為133元。按勞動部的統計,將約有近162萬的勞工因此「受惠」,其中包括為數不少的移工和部份工時者。
162萬人「受惠」的言下之意,是指國內有約九分之一的勞工長期處在低薪的狀態,他們的生活因低薪而受到衝擊。現行基本工資審議會議,雖規定每年原則於第三季召開,但每次審議結果幾乎都在勞資雙方無法取得共識之下,由行政部門獨斷調整,最終結果總是資方跳腳、勞工失望,審議委員會喪失其意義。因此,到底調整基本工資應考量的因素為何?該如何定義基本工資?是否有其他因素應該納入考量?例如,現在的基本工資是否能讓勞工負擔得起良好的居住環境及健康的飲食?能滿足基本的健康需求嗎?或者只是維持基本的「生存」,都是接下來政府擬定最低工資法時應審慎思考的問題。
【哲學星期五@台北】與【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及【台灣勞工陣線】共同邀請了長期研究台灣勞工政策的李健鴻老師,針對本次基本工資的調整,以及未來最低工資法的發展把脈,歡迎各界踴躍參與討論!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慕哲咖啡館】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2016年 9月30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孫友聯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理事長、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主講】 李健鴻 │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副教授
【講者介紹】
李健鴻│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副教授,研究專長:就業安全政策、彈性安全制度、勞工政策、勞動市場分析。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Facebook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taiwan.hri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官網】
http://www.tahri.org.tw/
【台灣勞工陣線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abourFront/
【台灣勞工陣線官網】
http://labor.ng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 扭轉血汗經濟:基本工資如何影響健康」―2016/09/30 (五) 19:30@慕哲咖啡館
2016年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在7月26日資方代表惡意缺席、9月8日資方七名代表僅二名出席之下,終於做出決議:月薪將由20,008元調整至21,009元,調幅5%;時薪分二階段調
2016年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在7月26日資方代表惡意缺席、9月8日資方七名代表僅二名出席之下,終於做出決議:月薪將由20,008元調整至21,009元,調幅5%;時薪分二階段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MECkkxTmc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震」驚家園─談建築結構安全與國家管制義務 20160422 (直播存檔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6ZL1r6wD24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人體試驗知多少:受試者的階級與人權 20160325
【哲學星期五@台北】―「人體試驗知多少:受試者的階級與人權」―2016/03/25(五) 19:30@慕哲咖啡館
今(2016)年一月,法國出現歷來最嚴重的藥物試驗悲劇,造成一名參加新藥試驗的20多歲男子死亡、5人因腦傷住院,而其中3人的大腦損害可能終生無法復元。「人體試驗」這個看似與你我日常生活不甚相關的議題背後其實有許多暗黑人類歷史,而且有時候,「試藥」這件事往往和貧窮、階級與不利處境脫不了關係。人體試驗除了是人權的議題,更是階級的議題,如果生活無虞,真的有健康的人會想要「完成大我」冒險試用新藥嗎?
在1979的Belmont report指出生物醫學研究倫理三原則之前,人類的歷史上曾經出現許多人體試驗的悲劇,國內外皆然。例如美國在1932-1972年間曾為了瞭解梅毒,在盤尼西林問世後仍不讓400位非裔男性治療;也曾有研究收容智能不足兒童注射肝炎病毒,以研究肝炎的自然病程及求證免疫球蛋白的療效等等。
赫爾辛基宣言自1975年修正起即明文規定,所有以人為對象之研究計畫都必須經過倫理審查的審查及批准,但台灣仍不時傳出未經病人同意抽取病患血液、或切除組織以進行研究;也出現過私自在病人身上嘗試老藥新用途的研究醜聞。在「治療病患」與「追求自身研究利益」之間,「醫師同時身兼研究者」有哪些角色衝突的問題?病人及醫生的權利關係是否又真能讓病人拒絕無意願的研究行為?而我們又是否可以接受試用新藥成為三餐不繼、餐風露宿的人度過難關的及時雨?
本周【哲學星期五@台北】及【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共同邀請了台灣受試者保護協會的林綠紅理事長,一起討論人體試驗裡階級及人權的議題,以及在「醫學發展」及「商業利益」之下,人體試驗倫理規範的重要性。歡迎各界踴躍參與討論!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慕哲咖啡館】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 2016年 3月 25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孫友聯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理事長
【與談】 林綠紅 │台灣受試者保護協會理事長
【主辦】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策劃行政】廖健苡、黃昭華、梁家瑜、吳豐維【海報設計】徐名慧、徐清恬、楊郁婷、林亭萱【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汪業政、汪業翔【攝 影】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逐字稿】蕭景文、吳政諭、江博緯【摘要】賴韋蓁、林安冬、李濃【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林士傑、羅友維
【講者介紹】
林綠紅 │台灣受試者保護協會理事長。畢業於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Facebook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taiwan.hri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官網】
http://www.tahri.org.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今(2016)年一月,法國出現歷來最嚴重的藥物試驗悲劇,造成一名參加新藥試驗的20多歲男子死亡、5人因腦傷住院,而其中3人的大腦損害可能終生無法復元。「人體試驗」這個看似與你我日常生活不甚相關的議題背後其實有許多暗黑人類歷史,而且有時候,「試藥」這件事往往和貧窮、階級與不利處境脫不了關係。人體試驗除了是人權的議題,更是階級的議題,如果生活無虞,真的有健康的人會想要「完成大我」冒險試用新藥嗎?
在1979的Belmont report指出生物醫學研究倫理三原則之前,人類的歷史上曾經出現許多人體試驗的悲劇,國內外皆然。例如美國在1932-1972年間曾為了瞭解梅毒,在盤尼西林問世後仍不讓400位非裔男性治療;也曾有研究收容智能不足兒童注射肝炎病毒,以研究肝炎的自然病程及求證免疫球蛋白的療效等等。
赫爾辛基宣言自1975年修正起即明文規定,所有以人為對象之研究計畫都必須經過倫理審查的審查及批准,但台灣仍不時傳出未經病人同意抽取病患血液、或切除組織以進行研究;也出現過私自在病人身上嘗試老藥新用途的研究醜聞。在「治療病患」與「追求自身研究利益」之間,「醫師同時身兼研究者」有哪些角色衝突的問題?病人及醫生的權利關係是否又真能讓病人拒絕無意願的研究行為?而我們又是否可以接受試用新藥成為三餐不繼、餐風露宿的人度過難關的及時雨?
本周【哲學星期五@台北】及【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共同邀請了台灣受試者保護協會的林綠紅理事長,一起討論人體試驗裡階級及人權的議題,以及在「醫學發展」及「商業利益」之下,人體試驗倫理規範的重要性。歡迎各界踴躍參與討論!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慕哲咖啡館】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 2016年 3月 25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孫友聯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理事長
【與談】 林綠紅 │台灣受試者保護協會理事長
【主辦】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策劃行政】廖健苡、黃昭華、梁家瑜、吳豐維【海報設計】徐名慧、徐清恬、楊郁婷、林亭萱【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汪業政、汪業翔【攝 影】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逐字稿】蕭景文、吳政諭、江博緯【摘要】賴韋蓁、林安冬、李濃【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林士傑、羅友維
【講者介紹】
林綠紅 │台灣受試者保護協會理事長。畢業於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Facebook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taiwan.hri
【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官網】
http://www.tahri.org.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人體試驗知多少:受試者的階級與人權」―2016/03/25(五) 19:30@慕哲咖啡館
今(2016)年一月,法國出現歷來最嚴重的藥物試驗悲劇,造成一名參加新藥試驗的20多歲男子死亡、5人因腦傷住院,而其中3人的大腦損害可能終生無法復元。「人體試驗」這個看似與你我日常生
今(2016)年一月,法國出現歷來最嚴重的藥物試驗悲劇,造成一名參加新藥試驗的20多歲男子死亡、5人因腦傷住院,而其中3人的大腦損害可能終生無法復元。「人體試驗」這個看似與你我日常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rAgO-s8lWU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當軍警上門買普洱茶—人民的防身之道與抗爭入門 20160318
【哲學星期五@台北】―「當軍警上門買普洱茶—人民的防身之道與抗爭入門」―2016/03/18 (五) 19:30@慕哲咖啡館
不論你人在街頭或者家中、保守或者基進,不論你的省籍、性別、年齡、立場,政府、財團等當權者對於你的監控和壓迫從未減少;有時候它們會對你採取直接的暴力行動,也很多時候它們的手段非常狡猾細膩,也因此更加難以應對。如果你希望對抗壓迫、爭取自己的權益,顯然你需要做好身體、心理和制度面的準備;即便你只是一般大眾,也很難說什麼時候軍警會上門跟你買普洱茶!
「警察上門怎麼辦?」、「抗爭之前要做什麼準備?」、「抗爭現場要如何應對警察?」、「抗爭之後該如何面對法律訴訟?」面對全面性的各種壓迫,不能只靠倡議修法跟義務律師,還需要所有人都能知道抵抗所需的基礎知識,以及必要時的求援或諮詢管道,讓國家無法輕易的利用對法律或檢警的無知與恐懼,讓人民乖乖聽話。
為 了因應這樣的需求,台灣人權促進會編緝出版了一本中文、貼近在地需求、全面涵蓋常見情境、兼顧法律與實務、淺白易查、可免費取得的《抗爭防身手冊》。希望 讓社會上、運動中許多本來僅是口耳相傳的知識與策略,可以在查證與整理後,讓大家都知道。並透過這樣的方式,更有效的抵抗國家壓迫,降低行動風險與成本, 撐開弱勢者的行動空間。
壓迫不停、抗爭不止,本週哲五正好是三月十八號,在黑箱服貿引發大規模地佔領立院抗爭兩年後的這一天晚上,我們邀請到抗爭手冊編輯者台灣人權促進會法務部主任許仁碩、有豐富協助抗爭者經驗的劉繼蔚律師、由參與各種抗爭的行動者主持,一起來跟大家分享和探討:面對壓迫,人民到底可以怎麼辦!?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慕哲咖啡館】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海報照片:台灣人權促進會提供
【時間】 2016年 03月 18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洪崇晏│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生、哲五志工
【主講】 許仁碩│台灣人權促進會法務部主任
【與談】 劉繼蔚│執業律師
【主辦】 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台灣人權促進會
【策劃行政】廖健苡、黃昭華、梁家瑜、吳豐維【海報設計】徐名慧、楊郁婷、林亭萱、徐清恬【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汪業政、汪業翔】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摘要】賴韋蓁、林安冬、李濃、江博緯【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林士傑、羅友維
【參考資料】
●【台灣人權促進會Facebook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tahrfb
●【上街前不可不知的事:《抗爭防身手冊》PDF】
http://www.tahr.org.tw/node/1687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不論你人在街頭或者家中、保守或者基進,不論你的省籍、性別、年齡、立場,政府、財團等當權者對於你的監控和壓迫從未減少;有時候它們會對你採取直接的暴力行動,也很多時候它們的手段非常狡猾細膩,也因此更加難以應對。如果你希望對抗壓迫、爭取自己的權益,顯然你需要做好身體、心理和制度面的準備;即便你只是一般大眾,也很難說什麼時候軍警會上門跟你買普洱茶!
「警察上門怎麼辦?」、「抗爭之前要做什麼準備?」、「抗爭現場要如何應對警察?」、「抗爭之後該如何面對法律訴訟?」面對全面性的各種壓迫,不能只靠倡議修法跟義務律師,還需要所有人都能知道抵抗所需的基礎知識,以及必要時的求援或諮詢管道,讓國家無法輕易的利用對法律或檢警的無知與恐懼,讓人民乖乖聽話。
為 了因應這樣的需求,台灣人權促進會編緝出版了一本中文、貼近在地需求、全面涵蓋常見情境、兼顧法律與實務、淺白易查、可免費取得的《抗爭防身手冊》。希望 讓社會上、運動中許多本來僅是口耳相傳的知識與策略,可以在查證與整理後,讓大家都知道。並透過這樣的方式,更有效的抵抗國家壓迫,降低行動風險與成本, 撐開弱勢者的行動空間。
壓迫不停、抗爭不止,本週哲五正好是三月十八號,在黑箱服貿引發大規模地佔領立院抗爭兩年後的這一天晚上,我們邀請到抗爭手冊編輯者台灣人權促進會法務部主任許仁碩、有豐富協助抗爭者經驗的劉繼蔚律師、由參與各種抗爭的行動者主持,一起來跟大家分享和探討:面對壓迫,人民到底可以怎麼辦!?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慕哲咖啡館】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海報照片:台灣人權促進會提供
【時間】 2016年 03月 18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洪崇晏│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生、哲五志工
【主講】 許仁碩│台灣人權促進會法務部主任
【與談】 劉繼蔚│執業律師
【主辦】 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台灣人權促進會
【策劃行政】廖健苡、黃昭華、梁家瑜、吳豐維【海報設計】徐名慧、楊郁婷、林亭萱、徐清恬【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汪業政、汪業翔】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摘要】賴韋蓁、林安冬、李濃、江博緯【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林士傑、羅友維
【參考資料】
●【台灣人權促進會Facebook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tahrfb
●【上街前不可不知的事:《抗爭防身手冊》PDF】
http://www.tahr.org.tw/node/1687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台北】―「當軍警上門買普洱茶—人民的防身之道與抗爭入門」―2016/03/18 (五) 19:30@慕哲咖啡館
不論你人在街頭或者家中、保守或者基進,不論你的省籍、性別、年齡、立場,政府、財團等當權者對於你的監控和壓迫從未減少;有時候它們會對你採取直接的暴力行動,也很多時候它們的手
不論你人在街頭或者家中、保守或者基進,不論你的省籍、性別、年齡、立場,政府、財團等當權者對於你的監控和壓迫從未減少;有時候它們會對你採取直接的暴力行動,也很多時候它們的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eu4X0T49pQ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當軍警上門買普洱茶—人民的防身之道與抗爭入門 20160318(直播存檔)
不論你人在街頭或者家中、保守或者基進,不論你的省籍、性別、年齡、立場,政府、財團等當權者對於你的監控和壓迫從未減少;有時候它們會對你採取直接的暴力行動,也很多時候它們的手段非常狡猾細膩,也因此更加難以應對。如果你希望對抗壓迫、爭取自己的權益,顯然你需要做好身體、心理和制度面的準備;即便你只是一般大眾,也很難說什麼時候軍警會上門跟你買普洱茶!
「警察上門怎麼辦?」、「抗爭之前要做什麼準備?」、「抗爭現場要如何應對警察?」、「抗爭之後該如何面對法律訴訟?」面對全面性的各種壓迫,不能只靠倡議修法跟義務律師,還需要所有人都能知道抵抗所需的基礎知識,以及必要時的求援或諮詢管道,讓國家無法輕易的利用對法律或檢警的無知與恐懼,讓人民乖乖聽話。
為 了因應這樣的需求,台灣人權促進會編緝出版了一本中文、貼近在地需求、全面涵蓋常見情境、兼顧法律與實務、淺白易查、可免費取得的《抗爭防身手冊》。希望 讓社會上、運動中許多本來僅是口耳相傳的知識與策略,可以在查證與整理後,讓大家都知道。並透過這樣的方式,更有效的抵抗國家壓迫,降低行動風險與成本, 撐開弱勢者的行動空間。
壓迫不停、抗爭不止,本週哲五正好是三月十八號,在黑箱服貿引發大規模地佔領立院抗爭兩年後的這一天晚上,我們邀請到抗爭手冊編輯者台灣人權促進會法務部主任許仁碩、有豐富協助抗爭者經驗的劉繼蔚律師、由參與各種抗爭的行動者主持,一起來跟大家分享和探討:面對壓迫,人民到底可以怎麼辦!?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慕哲咖啡館】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 2016年 03月 18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洪崇晏│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生、哲五志工
【主講】 許仁碩│台灣人權促進會法務部主任
【與談】 劉繼蔚│執業律師
【主辦】 台灣人權促進會、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策劃行政】廖健苡、黃昭華、梁家瑜、吳豐維【海報設計】徐名慧、楊郁婷、林亭萱、徐清恬【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汪業政、汪業翔】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摘要】賴韋蓁、林安冬、李濃、江博緯【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林士傑、羅友維
【參考資料】
●【台灣人權促進會Facebook粉絲頁】
www.facebook.com/tahrfb
●【上街前不可不知的事:《抗爭防身手冊》PDF】
www.tahr.org.tw/node/1687
「警察上門怎麼辦?」、「抗爭之前要做什麼準備?」、「抗爭現場要如何應對警察?」、「抗爭之後該如何面對法律訴訟?」面對全面性的各種壓迫,不能只靠倡議修法跟義務律師,還需要所有人都能知道抵抗所需的基礎知識,以及必要時的求援或諮詢管道,讓國家無法輕易的利用對法律或檢警的無知與恐懼,讓人民乖乖聽話。
為 了因應這樣的需求,台灣人權促進會編緝出版了一本中文、貼近在地需求、全面涵蓋常見情境、兼顧法律與實務、淺白易查、可免費取得的《抗爭防身手冊》。希望 讓社會上、運動中許多本來僅是口耳相傳的知識與策略,可以在查證與整理後,讓大家都知道。並透過這樣的方式,更有效的抵抗國家壓迫,降低行動風險與成本, 撐開弱勢者的行動空間。
壓迫不停、抗爭不止,本週哲五正好是三月十八號,在黑箱服貿引發大規模地佔領立院抗爭兩年後的這一天晚上,我們邀請到抗爭手冊編輯者台灣人權促進會法務部主任許仁碩、有豐富協助抗爭者經驗的劉繼蔚律師、由參與各種抗爭的行動者主持,一起來跟大家分享和探討:面對壓迫,人民到底可以怎麼辦!?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慕哲咖啡館】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 2016年 03月 18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洪崇晏│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生、哲五志工
【主講】 許仁碩│台灣人權促進會法務部主任
【與談】 劉繼蔚│執業律師
【主辦】 台灣人權促進會、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策劃行政】廖健苡、黃昭華、梁家瑜、吳豐維【海報設計】徐名慧、楊郁婷、林亭萱、徐清恬【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汪業政、汪業翔】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摘要】賴韋蓁、林安冬、李濃、江博緯【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林士傑、羅友維
【參考資料】
●【台灣人權促進會Facebook粉絲頁】
www.facebook.com/tahrfb
●【上街前不可不知的事:《抗爭防身手冊》PDF】
www.tahr.org.tw/node/1687
不論你人在街頭或者家中、保守或者基進,不論你的省籍、性別、年齡、立場,政府、財團等當權者對於你的監控和壓迫從未減少;有時候它們會對你採取直接的暴力行動,也很多時候它們的手段非常狡猾細膩,也因此更加難以應對。如果你希望對抗壓迫、爭取自己的權益,顯然你需要做好身體、心理和制度面的準備;即便你只是一般大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4iScbHviGI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如何喚醒一個沉睡的民族─台灣獨立運動的歷史與展望 20160311
【哲學星期五@台北】―「如何喚醒一個沉睡的民族─台灣獨立運動的歷史與展望」―2016/03/11 (五) 19:30@慕哲咖啡館
馬克思在透過唯物史觀分析、對抗資本主義的過程中,覺察到「無產階級」的存在,而為了喚醒廣大的無產階級覺醒、撬動資本主義與階級的宰制,朝向社會主義理想前進,「馬克思主義」於焉誕生,成為人類社會重要的思想資源。
在台灣,固然也有繼承、挪用馬克思精神的左派靈魂。然而不同的是,其中有一個以唯物史觀進行經濟與政治分析,並試圖為潛伏在台灣四百年歷史中受難、未能掌握自身命運的人們指引未來之人。他經歷曲折的流亡,如今高齡98歲仍不斷宣講、現身街頭,他不僅要喚醒勞苦大眾,更要喚醒一個沉睡著的台灣民族。他,是史明,為台灣寫下第一部民族史,為台灣塑造了一座繼承了馬克思而屬於台灣原生的想像共同體,而終至自己也成為歷史自身的傳奇人物。
生於1918年的史明,在日治台灣、日本、共產中國與中華民國流亡台灣的複雜局勢當中,粹練出一套台灣民族主義,並以「體制外革命」持續著理念的實踐與宣揚,緩慢地對島內海外台灣人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2010年後,史明逐漸廣為人知,318運動後更成為新世代運動青年的典範,以及台灣近幾次選舉輿論的指標人物。但回顧整個歷程,史明的堅持,與集結幾個世代、海內外運動者的努力,是如何讓「台灣民族」、「天然獨」形成今天的顯學?一個沉睡中的民族如今欲要甦醒,未來可能要面對什麼樣的困難與挑戰?
本周「哲學星期五」,邀請到「獨立台灣會」創辦人、畢生提倡台灣民族主義的史明先生演講,帶領我們重新回顧他見證台灣百年的激盪人生與歷史思考。此外,我們也為大家邀請到曾對史明先生進行口述訪問與研究的關鍵人物,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儀深教授,以及史明口述史小組成員、共生音樂節發起人藍士博先生與談。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慕哲咖啡館】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海報照片:黃謙賢提供
【時間】 2016年 03月 11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吳豐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哲學博士
【主講】 史 明│獨立台灣會創辦人
【與談】 陳儀深│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藍士博│史明口述史小組成員、共生音樂節發起人
【主辦】 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策劃行政】廖健苡、黃昭華、梁家瑜、吳豐維【海報設計】徐名慧、楊郁婷、林亭萱、徐清恬【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汪業政【攝 影】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摘要】賴韋蓁、林安冬、李濃、江博緯【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林士傑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馬克思在透過唯物史觀分析、對抗資本主義的過程中,覺察到「無產階級」的存在,而為了喚醒廣大的無產階級覺醒、撬動資本主義與階級的宰制,朝向社會主義理想前進,「馬克思主義」於焉誕生,成為人類社會重要的思想資源。
在台灣,固然也有繼承、挪用馬克思精神的左派靈魂。然而不同的是,其中有一個以唯物史觀進行經濟與政治分析,並試圖為潛伏在台灣四百年歷史中受難、未能掌握自身命運的人們指引未來之人。他經歷曲折的流亡,如今高齡98歲仍不斷宣講、現身街頭,他不僅要喚醒勞苦大眾,更要喚醒一個沉睡著的台灣民族。他,是史明,為台灣寫下第一部民族史,為台灣塑造了一座繼承了馬克思而屬於台灣原生的想像共同體,而終至自己也成為歷史自身的傳奇人物。
生於1918年的史明,在日治台灣、日本、共產中國與中華民國流亡台灣的複雜局勢當中,粹練出一套台灣民族主義,並以「體制外革命」持續著理念的實踐與宣揚,緩慢地對島內海外台灣人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2010年後,史明逐漸廣為人知,318運動後更成為新世代運動青年的典範,以及台灣近幾次選舉輿論的指標人物。但回顧整個歷程,史明的堅持,與集結幾個世代、海內外運動者的努力,是如何讓「台灣民族」、「天然獨」形成今天的顯學?一個沉睡中的民族如今欲要甦醒,未來可能要面對什麼樣的困難與挑戰?
本周「哲學星期五」,邀請到「獨立台灣會」創辦人、畢生提倡台灣民族主義的史明先生演講,帶領我們重新回顧他見證台灣百年的激盪人生與歷史思考。此外,我們也為大家邀請到曾對史明先生進行口述訪問與研究的關鍵人物,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儀深教授,以及史明口述史小組成員、共生音樂節發起人藍士博先生與談。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慕哲咖啡館】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海報照片:黃謙賢提供
【時間】 2016年 03月 11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吳豐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哲學博士
【主講】 史 明│獨立台灣會創辦人
【與談】 陳儀深│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藍士博│史明口述史小組成員、共生音樂節發起人
【主辦】 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策劃行政】廖健苡、黃昭華、梁家瑜、吳豐維【海報設計】徐名慧、楊郁婷、林亭萱、徐清恬【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汪業政【攝 影】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摘要】賴韋蓁、林安冬、李濃、江博緯【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林士傑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台北】―「如何喚醒一個沉睡的民族─台灣獨立運動的歷史與展望」―2016/03/11 (五) 19:30@慕哲咖啡館
馬克思在透過唯物史觀分析、對抗資本主義的過程中,覺察到「無產階級」的存在,而為了喚醒廣大的無產階級覺醒、撬動資本主義與階級的宰制,朝向社會主義理想前進,「馬克思主
馬克思在透過唯物史觀分析、對抗資本主義的過程中,覺察到「無產階級」的存在,而為了喚醒廣大的無產階級覺醒、撬動資本主義與階級的宰制,朝向社會主義理想前進,「馬克思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AgR7n8c7_M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都市更新中的議題、價值與策略-從19世紀巴黎大改造與20世紀巴黎大都更談起 20150821
【哲學星期五@台北】―「都市更新中的議題、價值與策略-從19世紀巴黎大改造與20世紀巴黎大都更談起 」―2015/8/21(五) 19:30@慕哲咖啡館
1848年路易.拿破崙(Charles Louis Napoléon Bonaparte)當選為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隨即於三年後1851年自立為皇帝,成為拿破崙三世,開啟了法蘭西第二帝國,並持續了二十年的榮景,成為法國大革命之後第一個穩定的政治與經濟發展時期。 這段時期,他任命了塞納(Seine)省長喬治.歐斯曼(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負責巴黎大改造計畫的工作,賦予巴黎城市空間現代化的契機。
20世紀起,歐洲的政治與經濟開始經歷一連串的動盪與不安,並於二次世界大戰登上高峰。20世紀上半葉也正是都市與建築現代運動蓬勃發展的年代,普遍性或許不高,但非常高調顯著。二戰結束後,全歐洲都進入了重建時期,都市與住宅的嶄新觀念與各式各樣的空間議題,也都藉由重建的過程,大舉介入戰後歐洲的城鎮空間發展。
1960至1970年代間,巴黎開始面對大規模的都市更新問題,空間與建築逐漸老化的城市東半部、既有工業用地的廠房遷移、以及其他各種現象與手段,都成為巴黎都市更新的契機。巴黎市政府也因此制定了一個長期的都市更新計畫,奠基於城市過去的發展脈絡,逐步改善城市老化所帶來之問題的同時,並呈現巴黎城市今日與未來發展的新願景。
這兩個不同世紀的巴黎城市改造,各有其政治、經濟與社會的背景與議題,然而兩者亦有承先啟後之關聯。過去的巴黎,在面對都市改造或更新議題時,也曾如同台灣或世界其他許多城市現在的作法,採用所謂推土機式的剷除手段;但隨著觀念改變,當前更新的手法已愈來愈細膩,也愈加尊重各種不同的聲音,文化資產保存的課題,也在這些觀念改變之中,找到與都市更新同時並存的可能性。
相較於巴黎,台北是一個極度年輕的城市,但這個城市竟也喊出都市更新超過二十多年的光景。當前台北都市更新所呈現的問題,眾所皆知,也已引起各界的豐富討論,某些問題或許需要時間逐步解決,然而,建立一套適合我們自己的都市更新「觀念」,卻有著相當的急迫性。台北作為一個年輕的城市,向其他歷史悠久的城市學習乃是必要的謙卑態度;而我們可否從巴黎的兩次大改造中,意識到哪些重要的都市更新議題?並從中學習到哪些觀念與價值?
本周【哲學星期五@台北】很高興為大家邀請到曾留學法國,獲國立高等巴黎貝勒維(巴黎第八)建築學院國家建築師文憑、及國立高等社會科學院 城市領域深入研究文憑,並為第一位進入國立夏優高等學院學習歷史建築保存及古蹟修護的台灣學生,現任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的王維周教授,為大家談談19世紀的巴黎大改造以及20世紀的巴黎大都更,並以此作為討論台北市以及台灣其他城市都市更新的參考與借鏡。同時邀請同建築師,並熟悉建築史,並於文化大學建築系黃恩宇教授擔任與談。
【時間】 2015年 8月 21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
【主講】 王維周│法國國立高等巴黎貝勒維建築學院國家建築師文憑、法國國立高等社會科學院 城市領域深入研究文憑、法國國立夏優高等學院歷史建築及古蹟修護修畢
【與談】 黃恩宇│荷蘭萊登大學建築史暨比較建築學博士
【主辦】 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策劃行政】廖健苡、黃昭華、沈清楷【海報設計】徐清恬、楊郁婷【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汪業政【攝 影】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逐字稿】蕭景文、吳政諭、江博緯【摘要】賴韋蓁、林安冬【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林士傑、李濃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1848年路易.拿破崙(Charles Louis Napoléon Bonaparte)當選為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隨即於三年後1851年自立為皇帝,成為拿破崙三世,開啟了法蘭西第二帝國,並持續了二十年的榮景,成為法國大革命之後第一個穩定的政治與經濟發展時期。 這段時期,他任命了塞納(Seine)省長喬治.歐斯曼(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負責巴黎大改造計畫的工作,賦予巴黎城市空間現代化的契機。
20世紀起,歐洲的政治與經濟開始經歷一連串的動盪與不安,並於二次世界大戰登上高峰。20世紀上半葉也正是都市與建築現代運動蓬勃發展的年代,普遍性或許不高,但非常高調顯著。二戰結束後,全歐洲都進入了重建時期,都市與住宅的嶄新觀念與各式各樣的空間議題,也都藉由重建的過程,大舉介入戰後歐洲的城鎮空間發展。
1960至1970年代間,巴黎開始面對大規模的都市更新問題,空間與建築逐漸老化的城市東半部、既有工業用地的廠房遷移、以及其他各種現象與手段,都成為巴黎都市更新的契機。巴黎市政府也因此制定了一個長期的都市更新計畫,奠基於城市過去的發展脈絡,逐步改善城市老化所帶來之問題的同時,並呈現巴黎城市今日與未來發展的新願景。
這兩個不同世紀的巴黎城市改造,各有其政治、經濟與社會的背景與議題,然而兩者亦有承先啟後之關聯。過去的巴黎,在面對都市改造或更新議題時,也曾如同台灣或世界其他許多城市現在的作法,採用所謂推土機式的剷除手段;但隨著觀念改變,當前更新的手法已愈來愈細膩,也愈加尊重各種不同的聲音,文化資產保存的課題,也在這些觀念改變之中,找到與都市更新同時並存的可能性。
相較於巴黎,台北是一個極度年輕的城市,但這個城市竟也喊出都市更新超過二十多年的光景。當前台北都市更新所呈現的問題,眾所皆知,也已引起各界的豐富討論,某些問題或許需要時間逐步解決,然而,建立一套適合我們自己的都市更新「觀念」,卻有著相當的急迫性。台北作為一個年輕的城市,向其他歷史悠久的城市學習乃是必要的謙卑態度;而我們可否從巴黎的兩次大改造中,意識到哪些重要的都市更新議題?並從中學習到哪些觀念與價值?
本周【哲學星期五@台北】很高興為大家邀請到曾留學法國,獲國立高等巴黎貝勒維(巴黎第八)建築學院國家建築師文憑、及國立高等社會科學院 城市領域深入研究文憑,並為第一位進入國立夏優高等學院學習歷史建築保存及古蹟修護的台灣學生,現任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的王維周教授,為大家談談19世紀的巴黎大改造以及20世紀的巴黎大都更,並以此作為討論台北市以及台灣其他城市都市更新的參考與借鏡。同時邀請同建築師,並熟悉建築史,並於文化大學建築系黃恩宇教授擔任與談。
【時間】 2015年 8月 21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
【主講】 王維周│法國國立高等巴黎貝勒維建築學院國家建築師文憑、法國國立高等社會科學院 城市領域深入研究文憑、法國國立夏優高等學院歷史建築及古蹟修護修畢
【與談】 黃恩宇│荷蘭萊登大學建築史暨比較建築學博士
【主辦】 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策劃行政】廖健苡、黃昭華、沈清楷【海報設計】徐清恬、楊郁婷【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汪業政【攝 影】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逐字稿】蕭景文、吳政諭、江博緯【摘要】賴韋蓁、林安冬【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林士傑、李濃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台北】―「都市更新中的議題、價值與策略-從19世紀巴黎大改造與20世紀巴黎大都更談起 」―2015/8/21(五) 19:30@慕哲咖啡館
1848年路易.拿破崙(Charles Louis Napoléon Bonaparte)當選為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隨即於三年後185
1848年路易.拿破崙(Charles Louis Napoléon Bonaparte)當選為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隨即於三年後18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pbsQrlh5hQ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中國進入『美麗島時代』?後極權與革命的辯證 20150816
【哲學「非」星期五@台北】─「中國進入『美麗島時代』?後極權與革命的辯證」 2015/08/16(日) 14:00 @慕哲咖啡館
中國進入「美麗島時代」?
1979年12月10號(世界人權日)於高雄發生的「美麗島事件」是台灣政治發展的轉捩點,當局企圖將反對陣營一網打盡,反而激起公民社會突破恐懼走上街頭,將台灣推入第三波民主化的浪潮,不到十年便創造出號稱「寧靜革命」的台灣民主轉型。
中國自習近平2013年掌權後,剛剛萌芽的公民社會遭到有系統的全面性打壓。今年7月9日迄今,更大舉搜捕人權律師與維權人士,逮捕傳喚近300人,十餘名律師「被失蹤」或遭國安罪名羈押。中國流亡作家余杰認為,此次「黑色星期五」打壓行動,標誌中國正式「進入美麗島時代」,意謂當依法抗爭的管道也被封閉,街頭運動將成為「謀求正義的必經階段!」
中國進入「美麗島時代」?這個斷言、預測、期待,背後帶有一種歷史邏輯的辯證推演,是基於甚麼樣的基礎?而是否過於樂觀? 此次座談請到獨立紀錄片導演,零八憲章簽署人,中國維權運動工作者華澤引言,並由台灣反對運動前輩簡錫堦先生、中國研究學者吳介民與談,分析中國維權運動的挑戰與前景。
(自由入場、無需報名;感謝【慕哲咖啡館】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 2015年 08月16日 (日) 14:00–17:0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
【引言】 華澤│中國維權運動工作者,
【與談】 簡錫堦│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
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主辦】 華人民主書院、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策劃行政】廖健苡、黃昭華、沈清楷【海報設計】徐清恬、楊郁婷、林亭萱【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汪業政【攝 影】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逐字稿】蕭景文、吳政諭、江博緯【摘要】賴韋蓁、林安冬【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林士傑、李濃
【華人民主書院Facebook 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idemocracy.asia
【華人民主書院 官網】
http://idemocracy.asia/
【哲學星期五Facebook 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 官網】
http://www.5philo.com/
中國進入「美麗島時代」?
1979年12月10號(世界人權日)於高雄發生的「美麗島事件」是台灣政治發展的轉捩點,當局企圖將反對陣營一網打盡,反而激起公民社會突破恐懼走上街頭,將台灣推入第三波民主化的浪潮,不到十年便創造出號稱「寧靜革命」的台灣民主轉型。
中國自習近平2013年掌權後,剛剛萌芽的公民社會遭到有系統的全面性打壓。今年7月9日迄今,更大舉搜捕人權律師與維權人士,逮捕傳喚近300人,十餘名律師「被失蹤」或遭國安罪名羈押。中國流亡作家余杰認為,此次「黑色星期五」打壓行動,標誌中國正式「進入美麗島時代」,意謂當依法抗爭的管道也被封閉,街頭運動將成為「謀求正義的必經階段!」
中國進入「美麗島時代」?這個斷言、預測、期待,背後帶有一種歷史邏輯的辯證推演,是基於甚麼樣的基礎?而是否過於樂觀? 此次座談請到獨立紀錄片導演,零八憲章簽署人,中國維權運動工作者華澤引言,並由台灣反對運動前輩簡錫堦先生、中國研究學者吳介民與談,分析中國維權運動的挑戰與前景。
(自由入場、無需報名;感謝【慕哲咖啡館】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 2015年 08月16日 (日) 14:00–17:0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
【引言】 華澤│中國維權運動工作者,
【與談】 簡錫堦│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
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主辦】 華人民主書院、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策劃行政】廖健苡、黃昭華、沈清楷【海報設計】徐清恬、楊郁婷、林亭萱【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汪業政【攝 影】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逐字稿】蕭景文、吳政諭、江博緯【摘要】賴韋蓁、林安冬【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林士傑、李濃
【華人民主書院Facebook 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idemocracy.asia
【華人民主書院 官網】
http://idemocracy.asia/
【哲學星期五Facebook 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 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非」星期五@台北】─「中國進入『美麗島時代』?後極權與革命的辯證」 2015/08/16(日) 14:00 @慕哲咖啡館
中國進入「美麗島時代」?
1979年12月10號(世界人權日)於高雄發生的「美麗島事件」是台灣政治發展的轉捩點,當局企圖將反對陣營一網打盡,反而激起公民社會突破
中國進入「美麗島時代」?
1979年12月10號(世界人權日)於高雄發生的「美麗島事件」是台灣政治發展的轉捩點,當局企圖將反對陣營一網打盡,反而激起公民社會突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JAhy9paS9g
0
0